.劇情介紹.
描述一對年輕的情侶,到了一間遠近馳名、一位難求的頂級餐廳用餐,追尋美食的極致。這間餐廳頗具盛名的主廚除了絕佳的料理之外,極度講求食材所呈現的故事及美感的張力,這次更準備了讓賓客意想不到的偉大傑作……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只看簡介會自然把它和一般懸疑、兇殺案聯想在一起。大概就是一部一個一個用各種方法殺掉、然後找兇手是誰的電影吧。
這個想法在看到前2-30分鐘後馬上在腦裡被否決。
雖然這部片被定義為黑色喜劇。黑色的部份我ok,但喜劇的部份一點都不想承認。要我說,比較像是用娛樂性質包裝的寫實片。就像是整個社會被濃縮到這間餐廳。可以套用到任何一個職業,甚至生活當中。
美食評論家莉莉安 -一句話可以判定餐廳生死。說出的話不用負責。”評論家”這個頭銜很好聽,但說白就是高配版酸民
科技新貴3人組-奧客代表。有不滿就找服務生,吃不到肯德基就威脅要對店家不利
明星與助理-工作伙伴又是情侶關係。應該是最親密的,但私底下卻是爾虞我詐,互絆對方的腳
最討人厭的角色應該就是泰勒。出場看似文質彬彬,邀請女友一起分享他夢寐以求的美食饗宴。殊不知完全不是這麼回事。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很懂、表面裝得尊重,實際輕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,又對名氣地位盲目崇拜。諷刺的是,這也是社會上多數人都有的心態。
至於主廚,忍耐到極限、失去信念的人,一旦天秤傾斜,比十級風暴還可怕(偏偏在這部片他的設定還是教宗級人物)。
有幾個點滿值得玩味的:一開始主廚警告客人們可以欣賞,但不要吃、他的拍手聲隨著上菜的次數與劇情推展變得刺耳、放走男性後再追回藉此打擊希望、進一步利用假海巡人員讓所有人喪失反抗意志,使得女主角外的其他人"從眾"。有點斯得哥摩症候群、又像邪教利用人心脆弱時加以洗腦。
海巡員這段滿有趣。每個人都升起希望以為可以獲救,但因為主廚的幾句似是而非的話而停下動作,僅用期盼的眼神看著海巡員。直到有一個人出聲、其他人才開始激烈反應。
主廚也是很特別的角色。他好像高高在上,餐廳裡所有人都聽他的,說出的話充滿嘲諷批判,甚至刻薄。但他也有他看不清的地方,因為是底層出來的人,無差別憎恨有錢人,所以這些人都要死、明星助理 費莉西蒂也得死(因為她不用繳學貸!)所以也按照社會給的價值觀,給意料外到來的女主角瑪格來個二分法:廚房的人-忍受壓迫的人、客人-壓迫人的人,做選擇。直到瑪格最後做出第三選擇-在上流餐廳點平民餐食、做在上流餐廳不會做的事:外帶。因為不屬於主廚認知裡的社會結構,所以逃過一劫。雖然讓主廚回憶過去的單純,但他也回不去了,所以還是按計劃帶走og信徒(廚房人員)和young信徒(客人)
不看到最後不會知道這部片的走向。讓我想到另一部片”絕命大平台”。都是概念型電影。人物不是人物,是某種行為或意志的代入。也不需用邏輯去推理。導演設定好這些角色的屬性,你看到什麼、理解到什麼就是什麼。
每個人物都有他的意義,就算是整部片只是吃、打盹、喝酒的主廚母親,都沒辦法忽視。只看觀眾怎麼解讀她的存在。
但要問我喜不喜歡 《五星饗魘 》,可能給不出答案。雖然當中用了不少幽默手法,但主題還是太黑暗沉重,甚至人物表現上想傳達的訊息太直接,尤其泰勒 ,不知道是不是導演要求,演得刻意且誇張。雖然導演說故事的方式已經很巧妙,但這類社會寫實的作品不少,不好聽的講法是高配版說教片。但整體來說還是推薦的。畢竟手法新穎,而且”最後一個被找的有獎勵”、”Tyler's Bullshit”實在很好笑了